5月20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》正式施行。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,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标志性事件,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,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法治化、制度化新阶段。
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。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,将平等对待、公平竞争、同等保护、共同发展的原则贯穿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,围绕公平竞争、投资融资促进、科技创新、规范经营、服务保障、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,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,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,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。
以法治护航,是打破壁垒、畅通路径的“破冰之举”。过去,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时,常遇“卷帘门”“玻璃门”“旋转门”,看似敞开实则受限;要素获取时,土地、资金、人才等资源分配难以做到一视同仁。民营经济促进法直面痛点,以法律条文为“利刃”,斩断不合理限制。它明确要求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,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在同等条件下参与竞争;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公开透明,杜绝暗箱操作;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,让民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共享发展资源,真正实现“能进、好进、快进”。
以法治护航,是稳定预期、提振信心的“定盘之策”。政策的朝令夕改、承诺的“空头支票”、执法的随意性,都曾让民营企业战战兢兢、顾虑重重。民营经济促进法用法律之绳规范权力运行,为企业吃下“长效定心丸”。它强调政府必须严格兑现政策承诺,“新官”要理“旧账”,不能“说变就变”;要求执法行为做到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,杜绝“运动式”“一刀切”执法;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和调整机制,让政策制定更科学、更接地气,给民营企业一个稳定、可预期的发展环境,让企业家们放下包袱、轻装上阵。
以法治护航,是守护权益、保驾护航的“坚实之盾”。民营企业的产权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,是企业发展的“生命线”。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保护权益摆在突出位置,构建起全方位的保护体系。面对经济纠纷与犯罪界限模糊的难题,它划出清晰红线,避免民营企业被“错伤”;针对恶意侵权、不正当竞争等行为,它加大惩处力度,让违法者付出代价;对于企业在科技创新、品牌建设中的成果,它给予充分保护,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,让民营企业安心创业、放心经营、专心发展。
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,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。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民营经济促进法,将进一步发挥法治固根本、稳预期、利长远的保障作用,提振民营企业家“放心干、大胆闯”的奋斗激情,让民营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续写更多“春天的故事”。
来源:今日汝城
编辑:吴虹莉
温馨提示
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,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!如有任何问题,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。
评论区 (53)
发表评论
忆文1
2025-05-23 21:12
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,内容详实,观点独到,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。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!
jiuxiaohonghu
2025-05-23 21:12
感谢分享,这些信息对我很有帮助。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,关于雷军发长文的部分,能否再详细解释一下?
南城少年 作者
2025-05-23 21:12
您好,感谢您的提问!关于王一博阿道夫把头发养得更好的部分,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做更详细的解释,也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。